电气工程系2010级校友林杰|首登南极科考,电力之光闪耀极地

时间:2025-04-18浏览:10

“历经漫长征程,我带着满满的收获与自豪,平安回到祖国!”4 月 8 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缓缓停靠上海码头,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电气工程系20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校友林杰作为中国华电上海公司电气工程师感慨万千。作为中国第 41 次南极考察队中电力行业的首位参与者,他成功完成极地能源电力保障任务,为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电力色彩。

2024 年 11 月,“雪龙”号搭载着考察队员从上海出发,驶向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南极。校友林杰深知,此次任务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更是电力行业在极地领域的首次重要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林杰怀揣着使命感,踏上了这片冰雪大陆。

为能在南极恶劣环境中顺利完成任务,林杰做了充足准备。他提前储备极地知识,加强体能训练,强化业务技能,通过极地中心严格的技能培训和冬训选拔。在前往极地的航行中,穿越魔鬼西风带成为最艰难的一段旅程。

到达南极后,考察站的工作充满挑战。度夏任务期间,作业“窗口期”短,即使遇到吹雪等恶劣天气也必须坚持作业。迎面的冰晶让呼吸都变得困难,室外作业时为了准确定位螺丝,林杰不得不舍弃手套,赤手上阵,手指常常冻得麻木。

作为电力行业参与南极科考的“第一人”,林杰深刻认识到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对极地科考的重要性。目前极地活动主要依赖化石燃料,而南极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我国在第 40 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提出“绿色考察”倡议,加速建设以新型能源为主体的极地供电系统十分必要。

林杰的妻子陈翀在得知他要前往极地科考时,第一反应是惊讶,随后为爱人能代表电力员工投身科考事业感到自豪。在 100 多天的时间里,她满心担忧与思念。接机时看到林杰平安归来,她激动不已,为丈夫圆满完成使命而骄傲。

中国南极秦岭站发电班组长班光云对林杰赞不绝口。他表示,林杰自上站以来,专业能力卓越,对发电设备运维管理细致入微,每日定时巡检,凭借丰富经验和敏锐感知,能精准察觉设备细微异常,提前预判并排除故障,确保电力供应稳定,为科考站正常运转立下汗马功劳。

林杰的这次南极科考经历,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为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电力色彩。

(电气工程系  /交汇点新闻 文/杨海 一审/陈雅玲(师) 二审/吴怡(师) 三审/陈智伟(师))